在当今高速运转的社会,压力无处不在。生活、家庭、工作均会带给我们压力,抗压能力正逐渐被大家重视,大量抗压培训机构应运而生。当长期压力的累积超过心理负担时,可能会引起重度抑郁症(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, MDD)等神经疾病,十分危险。
解决压力带来的神经疾病,仅凭外部的心理治疗是不够的,我们还需了解其致病内因。事实上,不同个体的先天抗压能力是不同的。在小鼠慢性社交挫败压力(Chronic social defeat stress, CSDS)范式中,部分小鼠极易产生抑郁倾向,我们称之为易感型(susceptible)小鼠;另一部分小鼠具有很强的压力抗性,称之为抵抗型(resilient)小鼠[1, 2]。CSDS范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社会压力引起人类抑郁的情景。
大家都可以想到,如果找出抵抗型小鼠和易感型小鼠转录水平不同的基因,我们便可成功找到抗压差异性的内因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简单,因为抵抗型小鼠并非只是不易感,还会产生大量应激反应以抵抗压力。因此,抵抗型小鼠多脑区多基因转录水平均会发生变化[3],而这些基因之间的关联性尚未可知。
2019年8月19日,《Nature Neuroscience》杂志在线刊登了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Eric J. Nestler研究组的最新重要工作[4],他们发现PFC脑区中Zfp189为压力抗性的关键驱动基因,CREB为Zfp189基因网络的重要调节因子。这项研究揭示了Zfp189与CREB在压力抗性基因网络中的核心作用,极大提高了人们在抑郁情绪领域中的认知。
图片来源: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
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(Weighted gene co-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,WGCNA),我们可根据转录调控将基因聚集成模块(module)。WGCNA通过RNA测序定义基因网络,已应用于多种复杂神经疾病,如精神分裂症[5]、PD[6]、AD[7]等。
为探究压力抗性与基因转录水平之间的关系,作者整合WGCNA与小鼠经历CSDS范式后RNA测序结果,将前额叶皮层(PFC)等四个脑区基因分成30个模块,发现不同脑区之间只有两个模块富含差异表达表达基因(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, DEGs),其中只有一个模块——粉色模块是压力抗性特有的且在多脑区转录活跃(图1a-b)。他们根据基因相关性重构粉色模块基因网络,发现其最强的关键驱动基因为Zfp189,此基因在人类MDD患者样本中转录水平显著下降(图1c-e).过去研究表明,PFC与压力抗性密切相关[8]。为探究PFC 神经元中Zfp189的作用,作者在小鼠PFC中注射HSV-Zfp189,使用社交障碍范式训练小鼠,发现小鼠社交行为显著增加,糖水偏好实验(SPT)中摄糖量也显著增加(图1f-h);在CSDS范式训练后的小鼠PFC中注射HSV-Zfp189,发现小鼠社交行为与摄糖量恢复正常(图1i-k),表明PFC 神经元中过表达Zfp189增加小鼠的压力抗性,同时具有抗抑郁效应。
为研究上文中Zfp189过表达带来的影响,作者取出病毒感染的组织并进行RNA测序,发现PFC神经元过表达Zfp189后,12个模块转录上调,4个模块转录下调。其中粉色模块33.1%基因转录上调,7.1%基因转录下调,且Zfp189表达水平与粉色模块第一主成分(PC1)转录水平呈正相关,粉色模块的转录变化远高于其它模块(图2a-d)。此外,Zfp189表达水平与粉色模块PC1转录水平均与小鼠压力抗性呈正相关(图2e-f)。
图2 Zfp189基因的抗抑郁效应与粉色模块的表达变化密切相关
接下来,作者研究粉色模块如何被调控。首先,他们使用HOMER基序分析方法[9],预测转录因子Atf1和Creb为粉色模块的上游调控因子(图3a)。然后,他们通过独创性通路分析(Ingenuity pathways analysis, IPA)进一步验证Creb为粉色模块的上游调控因子(图3b-e)。为进一步探究PFC中Creb与Zfp189的作用是否参与压力抗性,作者收集MDD患者与正常人大脑PFC样品,发现Creb表达水平与Zfp189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,正常人大脑中其正相关性更高,而Creb总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(图3f-g),表明MDD患者PFC中Creb-Zfp189相互作用减少。
4.PFC中Creb-Zfp189相互作用调控压力抗性
为证实PFC脑区Creb的表达与压力抗性有关,作者在Crebfl/fl小鼠的PFA中注射AAV-Cre,给予小鼠低强度社交障碍压力(图4a),发现敲除PFC神经元Creb后,Zfp189转录水平下调,小鼠在低压力条件下会产生社交障碍,而正常小鼠不会(图4b-d)。
为探究Zfp189的转录水平下调是否参与上述过程,作者在Crebfl/fl小鼠的PFA中注射AAV-Cre与HSV-Zfp189,发现敲除PFC神经元Creb同时过表达Zfp189后,小鼠在低社交压力条件下不再产生社交障碍,SPF实验中摄糖量也显著增加(图4e-g)。他们又引入雌性小鼠,得到相同结果(图4h-j)。
综上,小鼠PFC中Creb和Zfp189的表达水平均与压力抗性正相关,其中Creb为信号上游,Zfp189为信号下游。
图4 PFC中Creb-Zfp189相互作用调控压力抗性
5.CRISPR介导的CREB-Zfp189相互作用增强压力抗性
为进一步证实Creb表达的蛋白CREB作用于基因Zfp189,且此作用参与压力抗性,作者引入CRISPR基因座特异性编辑方法,靶向CREB与Zfp189基因启动子的结合位点。他们将dCas9与CREB激活性突变体融合(dCas9-CREBS133D),并设计靶向Zfp189共同基序CRE附近启动子的sgRNA(Zfp189-sgRNA),Zfp189-sgRNA在CRE前~150碱基对位置靶向dCas9-CREBS133D以诱导Zfp189表达(图5a-b)。然后,他们在小鼠PFC中注射HSV-dCas9-CREBS133D和HSV-Zfp189-sgRNA,给予小鼠高强度社交障碍压力,发现诱导PFC神经元Zfp189基因高表达后,小鼠表现出更强的压力抗性(图5c-g),表明PFC神经元中CREB-Zfp189的作用可充分提高小鼠的压力抗性。接着作者在小鼠PFC中注射HSV-dCas9-G9a和HSV-Zfp189-sgRNA以抑制Zfp189基因表达,小鼠在低强度社交障碍压力条件下表现出更弱的压力抗性(图5h-j)。
图5 CRISPR介导的CREB-Zfp189相互作用增强压力抗性
最后,为探究CREB的作用是否改变整个粉色模块的基因表达水平,作者取出HSV-dCas9-CREBS133D侵染的小鼠PFC组织,进行RNA测序,发现粉色和绿色模块转录水平均有上调(图6a),粉色模块中一些基因转录水平也有上调(图6b),表明整个粉色模块的基因表达水平受CREB-Zfp189相互作用影响。
图6 CRISPR介导的CREB-Zfp189相互作用激活粉色模块
总结
压力无处不在,持续的压力会导致重度抑郁。不同个体的抗压能力不同,过去的研究发现抵抗型小鼠对社交压力的抗性显著高于易感型小鼠。但是,抵抗型小鼠多脑区多基因转录水平均会发生变化,对于其中的核心脑区与关键基因,我们知之甚少。本篇文章结合RNA测序、WGCNA、基因过表达、CRISPR、行为学等方法,发现PFC脑区中Zfp189为压力抗性的关键驱动基因,CREB为Zfp189网络的重要调节因子,增加Zfp189表达可加强小鼠的压力抗性,而减少Zfp189表达会弱化小鼠的压力抗性。这项研究阐释了调节压力抗性的基因网络,为我们排忧解难、减轻压力提供有力支持!
Nestler研究组通过RNA测序、WGCNA、基因过表达、行为学等技术手段发现提高压力抗性的关键基因。和元病毒库中有丰富多样的病毒载体,质量严格把关,经由多实验组验证,欢迎大家选购!
●【Nature子刊】分工明确!前额叶皮层介导吗啡成瘾的分子、环路机制
●【Mol Psychiatry】师蕾/蒋斌课题组揭示自闭症易感基因DOCK4调控社交行为的分子及细胞机制
●【Nat. Neurosci.】您还在害怕社交吗?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研究组揭示社交恐惧的罪魁祸首!
●科学新发现:肝细胞癌转移新机制—YY1复合体结合QKI超级增强子促进HCC的EMT进程
●科学新发现:克服“全民焦虑症”!韩峰团队揭示调控焦虑行为的新机制
●【Neuron】痒并快乐着!徐天乐研究组揭示抓痒引起愉悦感的中枢神经环路机制
●Tau蛋白如何影响记忆?王建枝、刘恭平合作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临床治疗靶点
●【Neuron】不只是害羞!浙大徐晗教授最新研究揭示社交恐惧的神经微环路机制
●【Science 重磅】如何唤醒沉睡的你
●【Science】除了觉醒,丘脑如何控制联合学习
●【Nature Neuroscience】重大突破:“出恭”是怎么控制的?
和元上海一直致力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整体研究方案,从标记、示踪、基因操作、生理操作到观察,提供病毒包装、动物模型构建、病理研究等一站式服务。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脑科学的发展!
本内容版权归和元上海所有
如需转载请在文章留言区申请转载
未经授权不得以转载或其他任何形式使用
1.Berton, O., et al., Essential role of BDNF in the mesolimbic dopamine pathway in social defeat stress. Science, 2006. 311(5762): p. 864-8.2.Krishnan, V., et al., Molecular adaptations underlying 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social defeat in brain reward regions. Cell, 2007. 131(2): p. 391-404.3.Bagot, R.C., et al., Circuit-wide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Reveals Brain Region-Specific Gene Networks Regulating Depression Susceptibility. Neuron, 2016. 90(5): p. 969-83.4.Lorsch, Z.S., et al., Stress resilience is promoted by a Zfp189-driven transcriptional network in prefrontal cortex. Nat Neurosci, 2019. 22(9): p. 1413-1423.5.Maschietto, M., et al., Co-expression network of neural-differentiation genes shows specific pattern in schizophrenia. BMC Med Genomics, 2015. 8: p. 23.6.Yue, Z.L., et al., Repositioning drugs by targeting network modules: a Parkinson's disease case study. Bmc Bioinformatics, 2017. 18.7.Zhang, B., et al., Integrated systems approach identifies genetic nodes and networks in late-onset Alzheimer's disease. Cell, 2013. 153(3): p. 707-20.8.Covington, H.E., 3rd, et al.,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optogenetic stimulation of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. J Neurosci, 2010. 30(48): p. 16082-90.9.Heinz, S., et al., Simple combinations of lineage-determining transcription factors prime cis-regulatory elements required for macrophage and B cell identities. Mol Cell, 2010. 38(4): p. 576-89.